从古至今,医生都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救死扶伤,他们心怀天下,他们凭着对医学的热爱将全部的重心都投入到医学的发展上面。
现代的医疗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而医生也是很受人们尊重的,但是在古时医疗技术并不发达,一个感冒发烧都可能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而在汉末三国之际,却有两位杰出的医者,一位是张仲景,另一位就是华佗神医。
华佗大家都不陌生,他医术高明,擅长外科手术,曾刮骨疗毒救关羽的事情广为流传,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医,最终却死在了曹操的手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华佗神医的事迹
华佗出生于东汉末年,那是一个兵荒马路的时代,华佗从小就喜爱医学,他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减少人民的痛苦。长大之后,他行遍天下,悬壶救世,医治百姓。
华佗在行医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特殊病例,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很快就打向了自己的名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还发明了麻沸散。
而那时候的医学发展不是很注重,更多的是强调的是内调,在外伤方面没有很多的经验,而华佗在遇到这种病例后,束手无策的他大胆的采用开到破除的手术方式,虽然有些仓促,但是这也印证了华佗外壳开刀的正确想法,这也是我国第一位外科手术专家。
华佗看病都非常的谨慎,有一次,有两位军兵头疼发热,他们听说了华佗的名气,于是就请华佗来为他们治病,华佗在看到两人的病情之后,给两个人开了不同的药方,这两个人军兵以为华佗在戏弄他们,看似一样的症状却要开两个方子,但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虽然这两个人看似是一样的症状,但是病因并不相同。
还有一次,有一位病人整日卧病不起,就请华佗来为他看病,华佗看完之后,告诉他,不需要治疗了,好吃好喝地活着吧,刚开始都以为华佗在胡说八道,但是没想到几天之后,这位病人就离世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华佗医术非常高明,正是因为华佗的高明医术,所以才被曹操发现,最后却死在了曹操的手下。
华佗治病的真实目的
大多数人对于华佗杀死曹操的印象是停留在《三国演义》中的,那个时候的曹操因连年战事就有头风的病机,之后年龄大了就变成了顽疾,这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一发作起来,每次都痛不欲生。
于是曹操的手下就请来了神医华佗为曹操医治,华佗看这症状说要为曹操做开颅手术,生性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对面派来的卧底要谋杀自己,所以就将华佗关在劳中,不日后行刑。
虽然历史上华佗确实是曹操所杀,但是事实却不像书中说得那么简单。
据史料记载,曹操头痛的记载最初是在建安五年,而曹操是在建安二十五年去世的,这说明曹操整整忍受了20年的头痛的折磨。
曹操患的是神经性头痛,这种病在那时是很罕见的,而华佗对于手术这一块非常精通,所以名声在外,于是就被曹操给盯上了,之后曹操就派人请华佗来为自己看病。
华佗经过简单的诊治之后,为曹操简单地扎了几针,曹操顿时感觉脑清目明,所有的症状都减轻了,但是华佗说这个病症没有办法根治,只能用针灸慢慢治疗。之后曹操就将华佗留了下来。
在《三国志》中有记载: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尝自悔。这说的是华佗,他虽然只是一个医生,但是常常感到自卑,想要换一个身份。因为在那时医生的地位比较低,华佗心里也是有想要当官的心思的。
所以对于治疗曹操的头痛病华佗是有利所图的,华佗终其一生都在与高管大人物打交道,就是想搞一个官当一当。
死在生性多疑的曹操手下
史书记载:之前华佗替东城太守陈登制肚痛药,明知陈登是吃海鲜肚子里有寄生虫,他完全可以用药将寄生虫全部清除,但是他只用了三成药,不肯彻底医治。
于是以病相要,向陈登讨官,讨官未遂,华佗就警告陈登,你这病三年之后还会发作。陈登不信,三年之后果然肠烂肚痛,流血而死。
而华佗将这一招也同样用在曹操身上,曹操的头痛病需要长时间的治疗,而曹操只让华佗给他一个人医治,后来治到一半要请假。
在《后汉书》记载,华佗是因为药方的问题临时回家,但是在《三国志》中,华佗是因为妻子生病才请假回家,并且医治没有返回来的意思。
曹操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于是就请华佗回来继续为他治病,但是华佗一直不肯回来,曹操本来就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于是就派人打听消息,果然,华佗的妻子并没有生病,于是曹操勃然大怒,立即逮捕了华佗,并且要治罪与他。
而他的属下却劝说,华佗医术高明,在民间也是非常有威望的,如果我们就此将他杀掉,那么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是曹操并没有听进去他们的话,像华佗这样的卑鄙小人,留着早晚就是一个祸害,而且曹不相信自己的病只有华佗一个人能治好。
华佗被杀之后,曹操曾公开说过被杀害的真实原因,他说华佗没有好好为他看病,明明可以治好,但是却拖着不治。
华佗之所以拖着不给曹操看病,其实就是想谋一个一官半职,结果曹操不但没有给他一官半职,而且还看出华佗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一怒之下将他杀死,但是曹操也是将自己的都路给断了,因为除了华佗之外再也没有人能将他的病看好,最后曹操是死于头痛。
结尾
医者,本来就要胸怀天下,华佗想用自己的医术为自己谋取官位本来就是不可取的,但是最后他也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