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发生在身边的教育案例。现在的媒体对于教师的师德非常敏感,一点的乌烟瘴气都能充斥整个网络。希望传播一点正能量,我们的老师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是为人师表的好老师!
花在蝶的眼中是最美,宝贝在爸妈眼中是最美,老师呢?我想肯定在孩子们的眼中是最美吧。
我身边有太多美丽的老师,她们或是兢兢业业,或是爱生如子,或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着……今天我要说说身边的最美女教师——任老师。
任老师,一个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名字。可就是这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不普通的育人梦。三十多年的教育坚守,三十多年的默默奉献,三十多年的呕心沥血,她对工作的那份执着,对学生的那份热爱,对坎坷命运的那份坚强——无不令人折服。
三尺讲台的坚守年3月10日,一个让全校师生刻骨铭心的日子。任老师老师病了,可是她却忍着病痛给同学们讲课,只见她讲一会,坐一会,坐一会,讲一会……这样反复多次,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她脸上滚滚而下,浸透了她的衣襟。她实在撑不住了,刚想走出教室休息一下,一出门口,就晕倒在地上,四肢发抖、神智不清!学生惊愕了,路过的教师惊呆了,目睹任老师不省人事,在场的师生都流下了泪水,学校医院,医生对她进行了急救,但由于病情非常严重,医生让尽快转院。救护车一路急驶,转到了临沂医院……医院的挂念在医院,医院专家诊断,确诊为脑梗塞,而且这种病的死亡率极高。专家说:幸亏你们送来的及时,不然,后果则不堪设想。经过专家精心治疗,任老师慢慢苏醒过来,她醒来的第一句话竟是:我最近不能上课,班里的学生需麻烦张老师照顾一下。刚刚抢救过来,她的心里装的依旧不是自己,而是牵挂着她的一群学生。当时在场的教师、医生无不为之感动,无不为孩子有这样一位老师感到幸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虽渐渐好转,但四肢仍然无力,她心急如焚,不是为病情着急,而是惦记着她带的毕业班的那群孩子。当教师们去看望她的时候,她总是先问她班学生的情况。在医院的那段时间,她不止一次给领导打我带的是毕业班,这段时间很关键,请学校领导安排个老师先给代着课,别耽误了孩子。领导安慰她说:“请你安心养病吧,课的事别担心,我们安排了赵校长给你亲自代课。”有领导帮忙代课她自然是非常放心的,但也多了几份不安,总觉得领导那么忙还给代课,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就多次要求及早出院。但医生说你这种病容易反复,有极大的危险性,要等病情稳定后再出院为好。可她硬是不听,她对象甚至和她因为出院的事情翻了脸。出院后,尽管学校领导再三劝阻让她在家安心养病,她却固执地坚持到学校上课。
一群孩子的“妈妈”
惊叹的是年她的儿子病故了,年仅24岁,花一样的年纪。当时她的儿子只是感冒发烧,她工作一忙就没放在心上,每天儿子自己去打针,由于用药不当高烧不止,医院就诊,结果治疗无效。对于她来说就像五雷轰顶,好像天塌下来一样,她撕心裂肺的痛哭,真的到了崩溃的边缘,一心就想随她儿子而去。谁也不会想到当她的学生来看望她时她竟意外的振作起来。学生走后,她对自己的丈夫说:“我们失去的是一个孩子,我们不能再让那么多的孩子失去他们的老师。”当她到学校上课时,学校领导教师都觉得不可思议。可谁又知道她那坚强的力量是来自她的学生。命运的坎坷,身体超负荷的透支,使她积劳成疾,患上了腰间盘突出、颈椎、神经性头痛、心脏病、脑梗死病,50多岁的她全不顾这些,仍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
家人的“嗔怪”也许你要问,这个“工作狂”是不是对家付出就少了。但是从她丈夫的一番话语中,我们找到了一个传统的守孝道、爱家人的中国妇女形象。“这个家,她付出的太多太多。”丈夫说,“自从嫁到我们家她好像就没享过一天福,由于父母年迈多病,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顾,她就义无反顾担当起照顾公婆的责任。每天放学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第一件事就是到婆婆跟前嘘寒问暖。婆婆一年多卧床不起,她一口一口的喂饭,从不厌烦,帮婆婆擦屎端尿不嫌脏累。孩子病故的那段时间,她每天都做着噩梦,我劝她还是别先去上课,休息一段时间再说,她硬是不听,义无反顾走上她那三尺讲台。每天放学回家就摊在沙发上,我特别心疼。可她稍歇一会又做起饭来。特别她还带着作文回家批改,一改就到深夜,我怎么劝她都不听。”话语里似乎包含了太多的“埋怨”“嗔怪”更多的还是心疼与爱惜吧。
风雨后的最美彩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来,任老师时时刻刻都在用心诠释“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用自己诚挚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区优秀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优秀班级管理奖”、“好媳妇”……荣誉的鲜花簇拥着任老师,也见证着任老师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她很淡泊,她说:“我干工作不是为了荣誉,我是为了自己的良心,为了孩子而干。”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平凡的人生。这就是一个乡村女教师的自白。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是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好榜样,是我们心目中最美丽的乡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