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德国神经学家科尔比安布罗德曼成功绘出了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图。他的后继者,特别是康斯坦丁冯艾克诺莫,着手将人脑与其他高级动物的大脑以及古生物学中所津津乐道的头骨化石作对比,试图对大脑中特定的行为和感知区域做出种系发生学(是指在地球历史进化过程中生物种系的发生和发展)归纳。
图片来源:pixabay
这些科学家们研究了数千万年前猿人的大脑分区,研究对象主要是一副猿人的头骨模型。在坦桑尼亚,我们发现了这种猿人和他的幼崽在万年前留下的脚印,研究显示,他们已经可以直立行走。
猿人既没有和鼠一样的嗅觉,也没有同猛禽和猫科动物一样的视觉,更不具备像候鸟和游鱼一样随地磁场的变化而迁徙的能力,因此能幸存的后代少之又少。由于缺少食物和逃跑路线,他们无法在生存空间内自由活动,只能发挥自身直立行走的优势,寻找活下去的办法。
换句话说,人类开始将视线投向远方,此时我们便可以确定,他们已经具备了一项强大的意识,也就是将世界划分为可相互作用的三个维度的意识。这种意识为感知现实世界提供了规律。只有掌握对空间的控制权,才能不用抛弃家园逃跑,才能不成为他人的猎物。
但是,这些空间在哪儿呢?
显然,当时的人们还并没有从大脑中抽离出“在哪儿”的概念。
图片来源:pexels
为了理解并非“此处”,而是“别处”的概念,需要一些清晰的地标,这些地标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不会被遗忘,比如水源、水产丰富的池塘、布满果实的树丛、可以遮风挡雨的山洞等。这些基本的参照物,即可以被识别、被命名、被描述并且被保留的地点,就构成了最原始的地图。经过一步步的开拓,生存空间开始慢慢扩大,一些可用作参照的信息,用十分偶然和杂乱的方式被收集起来,使得计划之下的人类迁徙成为可能。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智人(又称人类,是人属下的唯一现存物种)开始了对另一重空间的探索。如果说地面上的景象表现出的是可变性和不确定性,那么天上的景象所呈现的就是持续性、周期性和可参照性。人类栖息地的自然条件千变万化、危险重重,而天空看起来却十分安全。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了解天上和地下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观测方法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在撒哈拉的阿特拉斯山脉和澳大利亚中央山脉的居民似乎是最早清晰观察星体运动的人类,尽管这两群居民相距遥远,但所处的气候条件、生物形态和纬度却极为相似。其他的大多数人类,却很少有机会仰望清澈明朗的天空,他们生活在低地,昼夜轮转的周期随着季节变化,并不遵循天空带给我们的规律。
人们观察天空,并对获得的结论加以推测和想象,比如:
满月时方便狩猎和迁徙;
一天内太阳散发的热量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身处阳光直射后背而不是身前的位置时,最易于潜伏狩猎;
……
这种仅以收集信息、方便生活为目的的观察还不能被叫作天文学观测。然而,星辰的起落却为我们提供了可以说明所处准确位置的恒量,也就是“在哪儿”的概念,进而又演化出了定位的概念,即人在特定区域内活动的方向意识,关于某一恒久不变的参照物为我们提供位置信息的意识。
图片来源:unsplash
距今约年前,在亚洲的太平洋小岛、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以及欧洲和地中海,都相继出现了耸立的巨石阵。古人类学家们认为,巨石阵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在天和地之间建立一份象征性的联系,也就是人类活动的空间与永恒空间的联系。永恒空间对当时的人类来说尚不可知、不可控,却为人类提供着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如光、热量、雨、雷电等。如果说天空是神的居所,那么对天空议题的讨论研究则成了对天神的冒犯。因此,在史前时期,对“空间”的探索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
人类对天体的观察和祭拜并不仅限于太阳。还包括月亮甚至金星。渐渐地,这部分掌握智慧的人开始有了特权。祭礼演化为一种宗教,智者变成了祭司,他们掌握的知识则变成了教义。这一过程绝非偶然,它促成了特定历史阶段中君主制的诞生。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又怎能看清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以上文字选自《空间简史》一书。《空间简史》与《时间简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并称“四大简史”,书作者是享誉世界的意大利天体物理学家托马斯·马卡卡罗和历史学家克劳迪奥·M·达达里。他们首次将空间探索与人类文明发展相结合,对空间探索历史进行了全面的和全新的梳理。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看清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选自:《空间简史》
作者:托马斯马卡卡罗、
克劳迪奥M.达达里
译者:尹松苑
自人类第一次用步伐丈量大地,探索空间的欲望就从未停止。“我们在哪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答案却总是暂时性的,不断被新的常识更替。
在早期文明中,先人用荒诞不经的神话想象出我们在“哪里”。在青铜器时代,人们已能绘制复杂且美丽的地图,能够利用星星找到回家的路。在中世纪,新大陆的发现掀起探索浪潮。更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哪里”的概念,古老羊皮纸地图上的空白被迅速填满。当今时代,望远镜拉近了我们与天空的距离,新的行星被发现。星星变成星系,星系汇成星河,汇入无涯的宇宙之海……但仍不断有新的理论重塑着宇宙的轮廓。扩大着空间的疆域。
正如媒体给出的评价,作者从人类对空间的模糊认知写起,转而到颇具美学含义的宇宙传说,再到人类发展之初认识世界的象征体系,最后步入现代星系概念。《空间简史》糅合了哲学、地理学、时间量度、空间量度等多重领域观点。可以说,是一部空间知识大百科。堪称完整的人类探索空间的历史。
《空间简史》前半部分的叙述是按时间顺序展开,尽力还原着古人的直观思路和思考局限,这种局限不仅是工具材料上的,更多的是思想禁锢。他们的思维趋于理想化,有时是因为掌权者的控制,有时则是出于对真理的恐惧。直布罗陀海峡的海格力斯之柱上刻有“切勿穿越”的警示语,当时被探险者视作不可逾越的地标。直到16世纪人们才敢打破禁忌,走上未知之路。
但在《空间简史》的后部作者改用编年史方式来叙述了。因为近几个世纪飞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新知大爆炸。世界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向我们展示它超乎想象的身躯。就像在参观一所大房子时偶然发现了隐藏在挂毯下的大门:一旦大门被打开,一间不为人知的崭新的侧室便映入眼帘;之后沿着楼梯,还会发现同样不为人知的空间;最后,人们来到一扇窗前,想都不敢想的一幕发生了,他们看到房子周围楼宇林立,无边无际,而且从来没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
有疑君:这一年中我们的赠书已经飞达数百位读者身边。接下来读书有疑希望与读者们共享书香生活:我赠书,你读书。读完后请把真实体验做简单反馈,我们将收集读者心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