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一些猜想和发现,但目前还没有真正找到它。这要从位于海王星轨道外侧的6条柯伊伯带说起。
柯伊伯带是由大量冰块组成的环,彼此之间极度相似——只有分之一的概率,这是一个纯粹的巧合。所以我们猜测,这可能是受某个未知天体引力影响的结果。
我们先假设这个猜想正确,那么我们就能对这个行星的轨道和质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这是一个与地球相近或更大的天体。如果它确实存在,我们就可以在计算所得的轨道上观测到它。
这个猜想中的行星与冥王星不同,它将符合IAU对行星的定义:
围绕恒星运行因其自身引力而自转并呈球形公转轨道不与其他行星重合
从前的第九行星冥王星被降级,是因为它虽然符合第一与第二个条件,但不符合第三条。而此次我们预言的行星,如果它的大小与猜想一致,它将完全符合以上三条要求,成为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
如果它真的存在,它的体积将会很大、亮度将会很低。但重要的是,这只是一个猜想中的行星,我们还没有真正观测到,这个假说随时都可能被证明或证伪。
提到“第九行星”,我们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冥王星,而冥王星早在年就被由名天文学专家组成的国际天文权威组织IAU投票降级了。
“简直是胡闹。”行星学家AlanStern这样说,他认为这个决定只是由天文学家作出的,并没有参考行星科学家的意见,“怎么会有人听一个天文学家对行星领域发表的意见?这种事情,你们实在应该听行星科学家的。”
“大部分的行星科学家甚至不在IAU组织内。IAU的首选是研究引力的人——对引力的研究当然主要是恒星。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人并不是行星领域的专家。”
冥王星拥有“行星的全部属性”,它有“核心,几何形状,季节,大气层,云层,两极,卫星……”,“吉娃娃也是一条狗。凭单独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就把冥王星排除在行星之外,我实在不敢苟同”,“尽管也有其他和冥王星一样的行星(现在和冥王星一样都被称作‘矮行星’),我还是认为冥王星应当作为其他‘矮行星’的代表,位列第九大行星。”
事实上,冥王星确实应当成为我们的第九个行星——出于另一个原因:小行星带。
小行星带能够调节正向和负向力,并有助于调节行星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太阳系中有两条主要的小行星带——一条分开了内层四颗固体行星与外层四颗气体行星,另一条被称为柯伊伯带,将固态的冥王星与内层的气体行星分开了。所以,太阳系由内到外的排序是这样的: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冥王星。
如果没有这两条小行星带,位于它们之间的气体行星都将变成固态。这是因为小行星带制造的能量场,使组成气体行星的元素不像其他行星那样变成固态。
气体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与海王星)以及受争议的冥王星,并不像固体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之间那样拥有恒定且相等的距离。固体行星公转轨道近日点半径大致呈等差递增:水星约0.3亿英里,金星约0.6亿英里,地球约0.9亿英里,火星约1.2亿英里。而气体行星在公转过程中,近日点距离差值变化很大,木星约4.6亿英里,土星约8.4亿,天王星约17亿,海王星约27亿,冥王星约36亿。
行星轨道之间距离的一致性会影响行星的能量场和整体组成,或者说是它们组织自身物质构成状态的方式(固体或是气体)。以人类的认知,物质有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它们之间唯一的差别是影响构成它们的亚原子粒子的能量水平。如果我们能掌握一种先进技术,来模拟太阳系创生之时,那么太阳系中的每一个行星都可以被改造得适宜生命生存。在此之前,较大的行星将一直保持气态,而较小的将一直保持固态。
参考资料
1.维基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LuisArgerich-forbes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