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吐槽大会》第四期上,文化人许知远又火了一把。原因是在吐槽大会这样重娱乐,轻深度的节目上,许知远的吐槽,让所有人重新认识了有文化的力量,读书的力量。
看看许知远在吐槽大会上一个个文化含量十足的金句就能知道。
吐槽自己的深度访谈节目《十三邀》:十三邀是逆潮流,吐槽大会是顺潮流。我两个都上一上,做个风险对冲。
吐槽李诞:我帮李诞出了一本书,书的封面上有一面镜子,知道干嘛的吗?就是让读者反省反省,自己的文学趣味。
吐槽张大大:审美的偏狭,是一种智力的缺陷。我们不能怪他。在我过去受的教育中,谈论个人是很不礼貌的事,所以我不喜欢谈论个人。但是张大大,不是一个人,他是一种现象。
吐槽金星:金小姐,她有一种把全世界的事都变成家长里短的能力。我想即使鲁迅上了她的节目,她也就是问问,在北平一个月挣多少钱呢?你的故居是租的还是买的呀?后来跟闰土还有联系吗?
吐槽李雪琴:北大的教育真是不如当年了,我都想站在北大的门口,说一声,李雪琴你好,我是许知远,你看这北大的门槛,多低。
吐槽雪国cp:cp跟期货差不多,是一种没有兑现的爱情。
吐槽薇娅卖梁启超的书:这本书,好多字啊,你看了以后就觉得,好多字啊。
在结尾处,他抛给了我们最深刻的思考:“在薇娅的直播间,我感觉到这是一个被物占据的世界,而我们的精神需求无所附着,只能投靠到这样一个消费世界。薇娅创造了一个新的拜物教,她就是这个拜物教的‘神’,毕竟连同行都称呼她,‘OhMyGod’。’”
看完许知远高含金量的吐槽,再来看看弹幕上网友的评论,就更加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是有多么令人心折:
“太有才华了,人不可貌相。”
“文化人吐槽,果然不一样啊。”
“高级感。”
“讲话幽默又高级。”
“知识的力量。”
“文化人说话,笑着笑着你就哭了。”
因为吐槽结束,现场观众给许知远打的分数只有分,并不是很高,所以许多网友质疑吐槽大会现场观众的水平,觉得他们不能get到许老师的点。
其实我觉得网友的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高级的,有深度的思想或言论,古今中外历来都是曲高和寡,能欣赏者少之又少的。
看完这期节目,我对许知远这个人是真的感兴趣了。之前曾看过他几期十三邀,觉得有点冷场,后来没能看下去,但是现在,我觉得,是时候回头重新看看这个节目,好好了解一下这位宝藏文化人了。
02
许知远,作家,出版商,单向空间创始人,著作包括《青年变革者:梁启超(-)》、《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祖国的陌生人》等,谈话节目《十三邀》的主创。
年,许知远出生于江苏灌南,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微电子专业。
他说儿时对他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上下五千年》,如果不是小学时读到这本书,他可能不会是现在的他。
上了大学,他看得最多的是图书馆打折处理的英文过刊《时代》,也因此,那个时候的他思想全面开始西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人、对事物、对国家的看法,都是从西方经验里来的,比如说,我就曾认为个人主义是最好的,”许知远说。
后来的他,开始写文章,先是在大陆的报刊杂志上,后来开始在台湾《天下》杂志向台湾介绍大陆。
他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书里说,“当我毫不迟疑地宣称自己的知识分子身份时,我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我必须深入人类文明最精要的思想文化之中,探取它们的秘密;我必须与那些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大脑与最动人的灵*相伴,争取那半点的光辉……然后,我渴望把这些秘密和光辉与周围的人群共同分享。”
于是,从写文章,到开专栏,再到出书,开书店,许知远在一步一步拓展自己视野和边界。
而如今,由他主持的访谈类节目《十三邀》,已经进行到第五季,从开始的乏人问津到现在第五季的9.2分,许知远的价值和才华,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从开始的被人认为“偏执”、“带着偏见看世界”,到现在被更多的人看见、接受甚至欣赏,许知远一直在偏执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往前走着。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句话:“如果你不带着成见看世界,那你对世界根本就没有看待方式。“
是的,很多时候,没有看法要比偏见更可怕。
我时常在想,许知远是一个文化人,那他对于我们普通人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许知远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个符号。他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物质至上,娱乐至上的时代,或许还有些什么东西,是被我们忽略了的。
而那些东西,比起物质,比起娱乐,对于我们可能更加重要。
比如阅读,比如对于人生意义的探求,比如对于一些更宏大,更深刻的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