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李强,28岁,是事业单位的一名员工。今年我走了狗屎运,天降W砸到了我头上。
得知这个消息时,我也觉得不真实,正懵圈呢,却被组长陈明义狠狠地扇了一巴掌,我捂着半边脸感到莫名其妙。
我入职时,被分到陈明义做组长的那个组。一进组就听同事说组长很闭关无能,搞得他们平时没有项目做,绩效考核不达标,奖金少得可怜。
上了一段时间班后,我也看出了组长的问题,他不会拓展业务,不愿意跟别人合作,生怕人家把他的东西偷走,把我们组现有的研究成果紧紧攥在手里不放。
搞计算机这行的人都知道,我们这种搞算法的属于基础研究,必须要转化为应用,就是开发出产品才有用。
但软件开发不是我们的强项,最好是跟搞开发的人或平台合作,才能拿到大项目,绩效才能上去,大家才能多挣钱。
其实,陈明义有一个同学,在一家大公司搞开发,我来后也看到人家来找组长谈合作,但组长根本不待见人家。
后来听组里同事说,那个人和组长大学时是室友,毕业时,两人不知什么原因变成了死对头。
可人家都不计前嫌来找你陈明义了,你作为组长,为啥不能从大局出发,为了组里同事能生存下去,也得化敌为友啊,毕竟人家是大公司大平台,能靠上大树才好乘凉啊。
组长这点太狭隘了。要是我,死对头放下身段来求和,我早顺杆子爬上去了。
02
有一天,我跟组长一起去饭堂吃午饭,讲到事业的前景,组长唉声叹气的,他说如果再拿不到像样的项目,他组长就没得干了,更别说升职了。
我挺同情他的,毕竟他在专业上还是有几把刷子的,打了这么多年基础,如果就这样沉寂了,怪可惜的。
我斗胆跟他建议,觉得他如果能跟他那个同学合作,强强联手,肯定能拿到大项目,出大成绩,说不定可以直接升总工了。
没想到他脸一沉,说他就是转岗,甚至被裁员,都不会跟他合作,他凭什么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去给“仇人”当垫脚石?让我不了解情况以后别多嘴。
我立刻闭嘴了,确实也不敢继续劝下去。
但我心里就是觉得很可惜,放掉这么好的合作对象、平台,组长他是不是傻啊?至少他太小心眼了,这种人也很难成功吧。
不知哪来的胆量,我主动找到组长的那个同学求合作。我直接说明了我的想法,又亮出了我参加全国算法大赛一等奖的证书,我的毕业设计和论文,以及我已经发表的一些论文。
他看我的实力还挺牛的,当即决定和我合作,我们一拍即合。
接下来,他利用自己的高情商、人脉和平台优势,加上我的坚实的基础研究背景和成果,强强联合,很快就拿到一个重点大项目。
03
我像做梦一样,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这么大的项目。这个档次的项目,在我们单位是头一个,领导自然脸上有光,这也是领导的业绩啊。
领导可能为了鼓励年轻人向我看齐吧,更担心我被挖走,给了我一个大奖,万奖金,分5年发放,并分配了我这5年内要完成的任务。这分明想拴着我出更大成果。
其实,这也是我想做的,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就可让我的升职之路一路绿灯。
可这么大的奖项一公布,单位里炸开了锅,有羡慕的,有嫉妒的,当然也有不甘心的。陈明义就是反应最大的那个人。
我长这么大,连10万我都没有,突然砸我头上万,我不得飘一会、晕乎一会吗?
我觉得像做梦一样,一点都没有真实感。正当我迷糊时,一个大嘴巴扇得我眼冒金星,我一下子清醒了。
抬眼一看,陈明义咬牙切齿地指着我鼻子,大骂我做人不地道,为了个人利益,挖他的墙角,说我就是个汉奸、间谍……
本来我是想找机会跟他解释一下的,他这一巴掌下来,把我原先有的一点歉疚都扇没了。
可我真的不明白,我做错什么了吗?陈明义凭什么这么对我?
04
我说:
我觉得李强并没做错什么。
心理学上有个史密斯原则: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职场上,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李强之所以能拿到万大奖,是因为他看到了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借力的重要性。
所以,从李强的觉醒,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第一,放大自己的优势。
李强知道自己的劣势,在软件开发上是短板。但他放大自己在算法上的优势,把组长同学拉到自己的团队。
这就是优势互补,也可以说是强强联手,他们不成功都天理不容吧。
一个人要想事业成功,首先要知己知彼。
分析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哪方面有缺陷,是自己短时间内弥补不了的,或自己根本就不擅长、做不好的?然后在周围找到能够跟自己能取长补短的人,与他合作。
有人说,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合作,合作才能共赢。
第二,“你为我用,我为你用。”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核心其实就是互惠互利。
现今时代,单打独斗是干不成事的,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
老话说,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职场上,找到能帮你的人,不管这个人是对手还是“死对头”,让他为你所用,你想做的事情多半能成。
当然,你用了人家,你也要为人家所用,要为此付出自己的代价。这样才能互惠互利,达到双赢。
但是,你和他人合作的基础,首先是对彼此都有价值,尤其是彼此急切需要的一种价值。否则,不会有人帮你,你也不可能被别人利用。
像李强和组长同学,他们的能力正是双方急需的,所以会一拍即合。
第三,你活我活,携手成功。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你死我活”的决斗场景早已被碾压,现代职场讲究的是“你活我活”,这就得强强联手,才能通向共赢的彼岸。
那么,你怎么知道对方是强是弱呢?对方又怎么知道你的强项呢?
这就需要你先挖掘出自己的强势后,再去分析对方的强势,只有双方能够强势互补,赢得几率才更大。
这就是李强和组长同学的智慧所在。
而组长陈明义,不能说他不聪明,但他的思想还停留在打败对手的层面,要拼个你死我活才算赢。
他不懂的是,一个人势单力薄,如果能够多层次、跨领域跟人合作,就可以共享资源,双方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共赢,是成功最好的捷径。
要知道,不给别人路走,就是把自己的后路堵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