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的时候,就越应该体会到,四百年前,方以智一个人在科学探究、科学传播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孤独前行,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播撒下的种子,影响并塑造了今日中国。——吾球商业地理
采写
桐言
主编
王千马
图片
戴佐楠+吴朝晖
编辑
大腰精
制作
粉红女佩奇
历经三十二年努力,桐城,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终于从省级晋升为国字号。对桐城来说,荣誉来得有点晚,但实至名归。
且不说自两千多年前周置桐国时开始的建城史,也不说自唐定桐城县名至今未变已一千二百余年。单说有清一代雄霸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多少历史名流甘把自己归为桐城派门下,又有多少英杰自述受过桐城派的影响和熏陶。
作为对一个城市历史文化最高褒奖的称呼“文都”,自归属桐城专有之后,意见高度统一,没有其他城市争抢与异议,也是一个奇观。
我们再从一些广为流传的名言俗语上,感受桐城文风的昌盛:“穷不丢书,富不丢猪”、“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父子双宰相,兄弟四翰林”、“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桐城一县,科举得中进士的,就有千余,数量上那是绝对的霸主,无人能及!
更为难得的是,桐城有很多名门望族,几百年间,文化大家辈出,瓜瓞绵绵不断,成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文化世家,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桐城桂林方氏家族,就被近现代梁实秋、钱理群等大学者认为,是唯一能和山东曲阜孔氏家族相提并论的文化世家。
今天我要说的方以智,就是桐城桂林方氏家族,众多硕彦名儒中的一员。
01
方以智,生活于明清易代之际,得益于书香门第士大夫家庭,饱读诗书,少有才名,广泛涉猎,视野开阔,终成一代大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
当时西学东渐,他学友中就有汤若望这样的外国传教士,加上本身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好穷物理,自言有穷理极物之僻,系统学习了西学,并加以研究,写成了《物理小识》一书,全书共十二卷,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农学、工艺、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清史稿》则评价方以智:“生有异秉,年十五群经子史略能背诵。博涉多通,自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之属,皆能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考其源流,析其旨趣,这八个字,充分肯定了他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现在,方以智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无与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应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高的评价了,因为放眼世界,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能获此殊荣的,也仅有区区几人而已,而在中国,能同时在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上都有建树的,更是绝无仅有。
虽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已经是至高的评价,但是我仍然认为,方以智在科学上的贡献和地位被低估了,在现代自然科学史上,他应该获得与他实际成就相应的地位和荣誉。他应该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开拓者,是中国具有现代科学思维第一人。
为什么可以说方以智是中国近代科学开拓者、具有现代科学思维第一人呢?
第一,他学识渊博、中西合璧,在著作中,广泛的介绍了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天文、地理等几乎涵盖现代科学的所有门类。他具有全球视野。方以智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科学日益得到重视,特别是天文学突破了神学的束缚,获得大发展,他非常重视,经常追踪西方天文学最新进展。在医学生物学上,他引入了西方的解剖学,介绍了骨骼、肌肉等方面的知识,这在当时都是很前卫的。
第二,他对所介绍的各门类科学知识,“皆能考其流源,析其旨趣”。也就是说,他的著作,不是单纯的翻译介绍古今中外的一些科学知识或者常识,而是很多是亲自做了探究,作出了创新性的成果或者是有原创性的阐释。
第三,具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他一方面学习、记录、传播当时西方的科学知识,一方面又不是全盘接受,对其中有些自己怀疑的结论,通过实验或者演算,予以证伪。比如他对西方的地圆说,在实证的基础上接受了这个观点,但是对于传教士说的日地距离,他通过数据演算,予以否定。
第四,注重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通过实验论证结论。比如,通过小孔成像去验证光线的传播路径。通过实际观测证明地圆说。而实验,是现代科学的基石,一切理论成果,最终必须要得到实际实验的证明,方以智,在那个年代,就已经具有这样思想认识。
第五,通过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的实验探究以及理解,大胆提出新的假设和观点,比如朴素的光波动说、光传播路径说。他在讨论天体运动轨道问题时,根据西方用望远镜观天发现金星有周相变化的事实,提出了金星、水星绕太阳运行的正确猜测。这些基于一定的知识原理做出的大胆假设、猜想,是最难能可贵的,是符合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论中假设—论证—结论的逻辑过程的。
第六,他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知识进行了分类,他把整个学术按其对象,区分为“质测”(自然科学)、“宰理”(社会科学)和“通几”(哲学)三大类。这三个类别的分法,反映了他具有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论中的科学分类法思想。
第七,因为学贯中西,且科学、哲学无所不通,他曾自负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识熔于一炉,发明千古不决的道理,这个想法颇有现代物理学大牛爱因斯坦要建立统一场理论的味道——爱因斯坦就曾经设想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理论,找到不同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共同解释,而他早了爱因斯坦三百年,实在是超越了他那个时代,且统一场理论至今也尚未建立。
第八,因为他既精通科学,又研究哲学,所以,他也思考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希望建立二者的联系。我们今天还一直在思考二者的关系,还经常会问到——科学的尽头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也会思考——哲学问题上的困惑,会不会随着科学的无限发展而得到最终的解决?
现在,大热的元宇宙概念,又把我们带入世界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争论之中,方以智思考的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寓通几(指哲学)于质测(指自然科学)之中”。他能思考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并且给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说也是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的,是破天荒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说方以智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开拓者、是具有现代科学思维第一人,是毫不夸张,是实至名归,也只有这样一个饱读诗书、中西合璧,热爱文艺哲学,又热爱科学,无所不究,无所不精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才有可能具有超越常人和那个时代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思维。
那为什么这样一位具有现代科学思维的第一人,在中国科学史上没有获得他应有的一个名号和地位呢?
02
这其中的原因,也许包括:他成就太多,他科学上的成就淹没在文学和哲学成就之中,只能以“百科全书式人物”笼统的评价他。
也包括他生长于乱世,大半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常遭厄运有关。他生于士大夫家庭,但是他自己不是朝堂之人,他自始至终属于编外人士,他不能在一个稳定的衣食无忧的环境中创作,更不能获得社会资源推广自己的成果,同时他研究的科学,大部分不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工艺类型的,而是偏于理论性质,与解决实际问题无关,能听懂和感兴趣的更是寥寥无几,曲高和寡啊!
这些都是其中的部分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体制和国策有关。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曾经发问:在13世纪之前,中国的科技水平是西方望尘莫及的,直到15世纪中国的科技都领先于欧洲,为什么16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而中国没有?
首先,应该是封建专制下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导致,优秀的人才都把精力集中于能进入仕途的科举,而科举是与科学无关的,甚至还把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当成奇淫巧技,加以排斥和贬低,它导致的后果就是,能把精力放在科学技术上的,那都是凭借单纯的兴趣爱好,大部分都是在仕途上或主动或被动的无欲无求的闲人,像明朝的皇子朱载堉无心皇位官位,潜心于音律的研究,发明了十二平均律,被称为是中国真正的第五大发明。
方以智大概也是如此——他如果醉心于功名,可能也就不能在科学上有那么多精力与成就了。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推行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国策,努力维持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运行体制。如果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带来机器化大生产,必然会破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格局,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整个封建社会,商人都被严格打压,明清时期出现工厂化生产的资本主义萌芽也被严格限制,科技不被重视也就理所当然了。黄道婆的纺纱机领先世界几个世纪,但最后是英国的珍妮纺纱机带来了近代世界的工业和科技革命,更不用说中国的造纸印刷术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国的火药让世界进入热兵器时代、中国的指南针让世界进入航海和地理大发现时代了。
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学技术,让统治者锁在国库,不让传播。和方以智同时代的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几何原本》,而这本书真正走向大众,已经是三百年后废科举、兴学堂的20世纪了。
这样一看,方以智虽然在科学上有很很多拓荒性的贡献,但是却没有获得科学上相应的评价和地位,就不足为奇了。
03
从明末清初的方以智放眼世界,以现代科学思维探究科技、传播科技开始,可以梳理出我们一步步重视科技的时间轴:
明末清初方以智,近代科学的开拓者,中国现代科学思维第一人:以一己之力,探究科学,记录科学,传播科学。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师夷长技以制夷、图自强。
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两大旗帜,开始思想启蒙运动,推动社会变革,培养图存图强的现代化人才,开启了中华民族风云激荡的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国策,高度重视科技和自主创新,两弹一星,震惊世界。
改革开放后,伟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成为国家战略,科技投入加大,一大批国家科技项目上马,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技是核心竞争力,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已经与国运紧密相连。
通过这个时间轴,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是如何一步步加深的。
当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的时候,就越应该体会到,四百年前,方以智一个人在科学探究、科学传播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孤独前行,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可喜的是,得益于方以智播撒下科学的种子,桐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已经是遍开科学之花,结满科学之果,文脉赓续不断,国栋英才辈出——从这个仅75万人口的县城,已经走出了多名博士、近20位院士,在“文都”称号之外,又增加了一个“院士之乡”的美誉。
这些杰出英才比如——以中国中古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研究蜚声史坛的严耕望;中国陶瓷膜产业和材料化学工程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徐南平;微分几何与微分拓扑学专家方复全;天宫一号、长征7号总设计师程堂明;国轩高科董事长、第六届(年)中国电池行业年度人物李缜;玻璃新材料技术专家、中建材董事长彭寿……他们都是桐城人。都在各行各业当纲领军人物,千帆竞发,竞显风流。
视野再放大一点:安徽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标杆,合肥是全国仅有的三大科学中心之一,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这里有4个国家实验室,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大科学装置,全国建成的有22个,这里有6个,在建待建的16个,这里有8个,数量是绝对的全国第一,这里集中了人造太阳托卡马克、量子计算、稳态强磁场等多项领先世界的黑科技。桐城同属合肥都市圈,现在已经无缝对接,相信桐城的高科技人才必将助力合肥、助力安徽在科技上有更大发展。
今天,桐城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荣誉,这个荣誉,是对桐城光辉灿烂的历史的肯定,而今天的桐城人正在创造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文化和经济的辉煌,未来必将创造更大的奇迹。
只是,当我们自豪于桐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是文都,是院士之乡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四百年前,一位先贤在这片热土上留下的创新的基因、洒下的科学的种子!
我们欠科学大家方以智一个名号——他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开拓者,他是中国具有现代科学思维第一人!
备注
来自桐城摄影大咖戴佐楠老师的一组图片,帮您“走近”今日桐城。桐城,有山,有水,有人文。文都桐城欢迎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欢迎您!
。
吾球商业地理
见城市生长和未来
-THEEND-
壹点号吾球商业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