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张苗通讯员邹芸
每年高考临近时,我们总能见识疯狂家长的各种花式陪考——
“别睡了,赶紧复习,都什么节骨眼儿了!”
“我和你爸容易吗,全家就指着你能有出息点儿!”
“这次怎么落后3个排名啊?”
“抓紧时间学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快点吃,吃完赶紧补习!”
“别看电视了,快看书!”
“能不能省点心,就差2分你就是第一名了!”
“考试前你是祖宗,考试后别对不起祖宗!”
“一定要认真,不然你怎么对得起你父母?”
“怎么才分啊?”
“最近考试怎么样?”
“一定要努力呀!”
除此以外,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度无死角问候,更是让人头疼欲裂,不是张家二舅问你要考什么学校,就是李家大姨问你最近模拟考第几。
其实过份的关心只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这对于本身奋战高考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甚至还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焦虑。
医院,精神卫生科的医生们就接连碰到两个夸张的高三生病人。
五月中旬,某校的高三女生玲玲(化名),因为一张洛丽塔的漫画贴纸闹得差点要跳楼,在学校造成了强烈轰动,原因竟是因为班主任逼迫撕掉贴纸。
原来正值花季的玲玲,喜欢着万千女孩都喜欢的洛丽塔,但是由于备考的压力太大,就在自己的课桌上贴了一张洛丽塔的贴纸,想看点喜欢的漫画解解压,不巧,正被班主任看见了,便开始严厉苛责玲玲并且要求把贴纸撕除。
表示不理解的玲玲当即就和班主任起了口角冲突,在和班主任争吵的过程中,情绪激动的玲玲差点要跑去跳楼,无奈之下,班主任竟通知了家长,怀疑玲玲精神出了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被电话吓到了的玲玲爸爸立马就赶来了学校,安抚玲玲。几天后,爸爸医院精神卫生科李旭娟副主任医师处求助。
在听完玲玲一脸委屈的表述事态的经过,李旭娟医生当即便告诉女孩爸爸“您的女儿只是暂时情绪失控,老师的处理方式也不妥”。
经过交流,女孩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爸爸也安心的离开了诊室。
半年前,正在念高三的小军(化名)原本应该在学校奋战高考却因为情绪欠佳,厌学了两个月,甚至到了一到学校,就感到头痛欲裂,恶心想吐的地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下降,成绩也从班级前十名下降到了后几名。
情绪不好的时候,小军还常常用小刀伤害自己的胳膊,老师发现小军的异常情况后便让家长先带回家休息。
回家后,小军头痛、恶心的症状没有了,但却开始沉迷于手机游戏,没日没夜的打游戏,气得父亲把网都断了,见状后的小军更是扬言“要死一起死”的激烈言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母亲整日苦口婆心的开导只会让小军更加烦躁,动不动就在家里摔东西,有时候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面对性情大变的儿子,父母不知所措,在朋友的介绍下,小军的父母带医院精神卫生科李旭娟副主任医师的门诊。
经过李旭娟医生的全面了解和相关检查,认为小军的情况是适应障碍,虽然处于焦虑状态,但并没有游戏障碍,他只是面对高考压力,学业受挫无法排解而采取的不良应对方式,虽然ICD11已经把游戏障碍列入精神疾病,但家长也不必恐慌,列入精神疾病的目的只是引起对“游戏障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