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学治疗偏头痛还没有比较有效的方法。笔者在辩证论治的基础方中加入大剂量川芎治疗偏头痛,取得了理想疗效。
偏头痛也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发作性头痛疾患。头痛多偏于一侧,或左右交替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每次疼痛发作约历时1至3小时不等,发作后一如常人。本病多见于年轻人,女性常因月经来潮而诱发。中医学将偏头痛归纳在“头风”“脑风”“首风”等病证范畴中。
关于偏头痛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素问·风论》说:“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可谓是有关偏头痛病证的最早记载。偏头痛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头为诸阳之会,脑为清净之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脑。若外感风邪、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失调等病因造成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脑络郁滞,清窍不利,就会引发偏头痛。因此,治疗偏头痛应以祛风通窍,调畅气血为法则。
《神农本草经》称川芎为芎藭,认为本品“辛温无*,主中风入脑头痛。”张元素称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经之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及血虚头痛之圣药也”。李东垣也认为“头痛需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川芎有良好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能上行入头,为治疗偏头痛要药。就川芎自身功效而言,既可以治疗外感头痛,又可治疗内伤头痛;若经过合理配伍,既可治疗热性头痛,也可治疗寒性头痛,既可以治疗虚证头痛,又可治疗实证头痛。虽然其常用量3—9g治偏头痛也能取效,但经笔者临证实践证实,其疗效总不及大剂量效果好。笔者辨治偏头痛,不少患者首先用常规量川芎治疗,因效果不好而改用大剂量获效。头部血管多而且细小,血液易于郁滞不行而发生头痛病证。大剂量川芎力专效宏,能调头部紊乱之气,能祛头部深瘀之血,进而使气血调顺、脑窍通利而痛止。用量30—g未曾见有不良反应发生。但鉴于本品辛温易于伤阴化燥耗气,故配方用药时应酌加养阴益气之品,如白芍、枣仁、沙参等药。
笔者每用大剂量川芎治疗偏头痛,常用芍药甘草汤与之相配,一是用此方解痉柔筋止痛,二是用此方养阴益气以防川芎伤阴耗气之弊。随着川芎剂量的加大,芍药甘草汤的剂量也随之加大。
根据偏头痛的临证表现,笔者将其分为肝郁气滞、瘀血入络、痰浊上壅、风寒侵袭和肝经风热等5种类型。
肝郁气滞型证见头部窜痛,胸胁胀满,善太息,夜眠不宁,精神抑郁,舌苔薄腻,脉弦等,治拟四逆散加减,加川芎30—60g;
瘀血入络型证见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针刺刀割,舌质紫暗夹瘀斑,脉细涩等,治拟通窍活血汤和芍药甘草汤加减,川芎用50—g;
痰浊上壅型证见头痛昏沉,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等,治拟半夏白术天麻汤或苓桂术甘汤加减,加川芎30—50g;
风寒侵袭型证见头痛时作,遇风遇寒加剧,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拟川芎茶调散和芍药甘草汤加减,川芎用40—80g;
肝经风热型证见头痛头胀,痛甚如裂,发热恶风,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舌红苔*,脉弦等,方拟小柴胡汤和芍药甘草汤加减,加川芎30—40g。
患者焦某,男,14岁,学生。右侧太阳穴处发作性疼痛3年。经多方诊治无效。曾用小柴胡汤加川芎10g治疗10余日,未能取效。四诊摘要:右太阳穴处跳痛,近来每日发作3至5次,一般每次30至60分钟,较以前频繁,且痛势较重,有时需服镇痛药才能缓解,伴发热恶寒、咽干口苦、胸胁苦满、耳鸣耳痒、纳呆乏力等症状,舌红苔*,脉弦细。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偏头痛。
辩证为肝经风热,经气不利;治宜清肝通经,疏散风热;拟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5g,*芩15g,半夏10g,*参10g,白芍20g,川芎35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5g,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15天后,头痛未再发作,伴随症状消失,舌脉正常,为巩固疗效再守方5剂。后随访半年未见发作。
作者:吴建华,来源百草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