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有[1]按照辨证施治原则,应用吴茱萸汤治脑震荡后遗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等症,疗效满意。介绍于后:
脑震荡后遗症
韩XX,男,9岁。因头部外伤后,引起剧烈头痛,某医院诊为"脑震荡后遗症"。每遇阴雨、劳累或感冒,头痛则作。症见:面色苍白,头痛难忍,呕吐涎沫,四肢厥冷,不欲食饮,舌苔白腻,脉沉而弦。
辨证:根据患病已五年,感寒劳累则发,应属虚证寒证。寒随经气上行入巅,经脉被束,血流不畅,影响肝脉与督脉交会,故巅顶头痛,"痛则不通",血不上达,故面色苍白。肝脉疏泄不畅,肝气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浊阴上泛故不欲食饮,呕吐涎沫,舌苔白腻。肝胃气逆,浊阴内扰,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故手足厥冷,脉沉而弦。
治法:暖肝温胃,散寒降逆。
处方:吴茱萸6克,*参3克,生姜9克,大枣五枚。
急煎顿服,服药须臾,头痛即减轻。服三剂后,其痛即解,诸证悉除。四年后随访,头痛未见发作。
血管神经性头痛
王X,男,46岁,工人,患头痛已十三年,每因生气或感冒而头痛加剧,伴四肢厥逆。某医院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服止痛镇静剂可暂时缓解。诊见:头痛以顶为甚,伴口苦,咽干,目眩,不欲食,干呕肢厥,舌苔白滑,脉弦滑而数。
证属寒滞肝脉,疏泄不畅,肝郁化热,移热于胆。
治法:寒温并用,调达枢机。
处方:吴茱萸9克,*参6克,生姜9克,大枣五枚,柴胡9克,*芩6克,姜半夏9克,藁本9克,甘草4.5克。
服三剂后,头痛大减,能食不呕,口苦咽干已除,舌苔如前,脉弦滑。现少阳证解,标热已罢,应治肝寒为主。方用吴茱萸汤加藁本,继服六剂,诸证尽除。随访三年,未再复发。
参考文献:
[1]樊文有.吴茱萸汤应用二则[J].四川中医,(06):28.
注:中药使用请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