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注意了!市场上有两种螺蛳千万不能吃!其中一种可能会导致脑膜炎等疾病,另一种5分钟可致死亡!而且暂无特效解*药物!
易携带细菌的福寿螺
大排档遇这种胖胖扁扁的炒螺千万别吃臭名昭著的福寿螺
年,北京曾经爆发了一次福寿螺致病事件,让这个早已盘踞人们餐桌的螺名声大噪。多人因在同一家店吃了未煮熟的凉拌福寿螺肉,感染了广州圆线虫病,先后入院治疗。出售这道“凉拌螺肉”的餐厅也因此饱受质疑,损失严重。
广州圆线虫完整的一生要在中间宿主和中间宿主中度过,福寿螺就是广州管圆线幼虫的中间宿主之一。经研究证实,有的福寿螺体内含广州管圆线幼虫竟多达-条。若人生吃或吃没煮熟的带虫福寿螺,就可能会感染广州圆线虫病。这种寄生虫会对人体造成多种伤害,尤其容易入侵神经系统。轻者会有头痛、低热等症状,严重者会致神经系统病变,引发脑膜炎等严重后果。
福寿螺原是外来物种
虽然叫福寿螺,但是带不来福,也带不来寿,麻烦倒是惹一大堆。
福寿螺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英文名是Applesnail,所以又被成为苹果螺、大瓶螺。自然分布在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等国家。上个世界70年代,曾经被引入到台湾,后又传入广东。此物繁殖能力极强,口味又杂,所以顽强的在中国多个地区生活下来。但是它显然不招人喜欢,在多个国家都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中国环保总局在年就将福寿螺列入首批侵入中国的16种危害性最大的外来物种。
红色的为福寿螺卵
对农业来说,福寿螺绝对是害群之马,它繁殖快,个头大,成年的福寿螺能有7公分大小。它们喜欢啃食农作物的嫩茎与幼叶,可以让水稻田中的秧苗一夜之间“秃头”,严重影响水稻等农作物收成,每年都要花大力气进行捕杀。今天我们重点说餐桌上的福寿螺。
当初引进福寿螺,的确是想作为一种高蛋白的新奇食材,但是因为口味和市场欠佳,没有大范围推广起来,福寿螺也一直游离于人们视野之外,这些年吃福寿螺在南方一些地区并不是罕见事。
年北京多人吃没煮熟的福寿螺感染寄生虫生病,人们意识到了福寿螺的危害,全国多地禁售福寿螺。但仍有一些商贩用福寿螺代替田螺销售,因为同样一盘螺,使用福寿螺成本至少减少了一半。
作为普通食客,我们既控制不了商贩的“偷梁换柱”,也戒不了辣炒田螺的美味,怎么办?那就要学会辨别,如果发现螺有异样或者没煮熟,千万不要吃。福寿螺和田螺怎么区分?
有专家给出了辨别的方法。看颜色,田螺颜色更深,一般是青褐色,肉也多呈青褐色;福寿螺颜色较浅,肉质也比田螺肉颜色浅,多为*白色。最明显的还是外形,福寿螺一般体型比田螺大,螺盖较扁,更光滑,椎尾平、短,就像其名字一样,有一种“富态”的感觉;而田螺个头一般较小,椎尾长、尖,螺盖形状较圆。
田螺
左边是田螺右边是福寿螺
福寿螺
喜欢吃螺的食客,如果发现个头较大,较扁,尾巴较短小的螺,一定要警惕,拿不准最好不吃。毕竟一次不吃没事,吃错了就不能保证没事了。
网上也有说,把福寿螺彻底煮熟,就会降低感染寄生虫的危险。但外面一些烧烤摊,为了追求鲜味,用爆炒的方法,很难保证寄生虫都被杀死了。即便是拿回家用开水煮,也有时间要求。与其用那么麻烦的手段处理一个不十分放心的食材,不如去吃点更健康安全的。而且据网上吃过福寿螺的小伙伴说,福寿螺气味难闻,口感很差。又不好吃又危险,何苦呢?!
5分钟至死的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是一种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质海底的螺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为何织纹螺会带有*性?据专家介绍,织纹螺本身无*,其致命*性是由于织纹螺摄食有*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素而被*化所致。
这种*素类似河豚*,是一种神经性*素。该*素通常耐热,一般烹调温度很难将其破坏。人食用后会因神经传导中断而中*,出现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重症者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药物。
消息来源:浙江五星电器
本期编辑:刘鸿博 陈鹤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