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发音、写法和意思相近或相同,但又有细微的差别,使用很容易出现偏差。
想象力为什么不能写成想“像”力?
印象为什么不是印“像”?
形象为什么不能说形“像”?
照相为什么不能是照“像”?
这么多相像的字词,不管是刚接触汉字学习的小学生,还是家长都能当场蒙圈。
孩子在组词造句时写混写错的事常有发生,一方面是字词存储量不够,有时候就直接是觉得差不多拿起来就用。
作为最基础,经常会被使用到的常见字,象和像在汉字的发展中就出现过不同的定义。
为了不至于把印象和音像傻傻分不清,在孩子学认字要组词时候,就必须先能分清楚它们之间的不同,和各自的用法。
●象——不止是大象●
象字的本义为动物的名称,即使大象。
从甲骨文的起源变化上来看,最初的字形就是一个带大耳长鼻子有尾巴有角的动物形状。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表示在殷商时期,当时的人们就能驯化大象,为自己驱使,甚至可以当做坐骑打仗。
根据春秋时期孟子的记载:“周公东征时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到了周朝的时候,周天子把大象连同虎豹犀牛,这些具有危险性和破坏力的动物都赶跑了,自此中原大地再无大象,这种大型动物。
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象,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
从记录来看,在东汉时期,中国中原已经很少见到大象了,于是说的“南越大兽”;这也反映了气候的变化,使得中原地带变冷而不适合大象的生存,于是大象就南迁了。
而象这个字是怎么从大象这个单纯的动物名称,引申到了形象,象形,印象这些有抽象性的词语?
其实,古人也曾在古籍中为此作出解释。
《韩非子解老》中就记载:
“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今道虽不可得闻见,圣人执其见功以处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翻译过来就是:人们很少见到活着的大象,一旦得到了死象的骨头,就根据它的结构想出大象活着的样子,所以人们把心里想的东西都叫做“象”。
于是,才有了“天象”、“印象”“想象”这一系列的词。
在现代的汉语词典中,象的解释也归为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如景象,天象,气象,万象更新。
所指代的范围多是指代广泛和抽象的感觉,更多是无法准确描述的形态和状态。
有时也包括效仿临摹的意思,说到甲骨文我们会说这是一种象形文字,语法中也有象声词,象征等含义。
●像——我和“象”只是相像●
同样的,“像”作为汉语常用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说文解字解释它:像,似也。
像的部首是单人旁,所以含义中也有比照人物做成的图像。
如画像,雕像,塑像等等。这些有实际图形,按照一定图像打造出来有实际形状的物体,用的都是像字。比如,画像、雕像、像章、图像、音像、摄像、录像......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镜子中的影像,或者投影出来的虚像,代表摄影数值的像素,通通都用的是“像”字,多和汉字本意中的形状图像相关。
作动词,还有用来体现相似,比如他们俩长得很像,如同一个人。你很像他哥哥。也表示似乎,仿佛。比如,他好像什么都没看到。
●相——眼睛是用来看的●
和“像”和“象”两个字发音相同,意思也有所混淆的还有“相”字。
相,源起是会意字。最早也见于甲骨文。和现在的字形很相似,左边是一个木,右边是一只眼。最早表示的是看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看着树木观察。
想来古代人需要盖房子,打造木质家具。选择一棵合适的树木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仔细观察木材的质地,相字。本意就是考察木料。
观察出来的结果,就是一个事物现实的形态。慢慢也用来描述人的外观,容貌和样子的含义,比如常用的相貌,照相。那个人一脸的凶相,或是看这可怜相。
因为最早有观看和判断的含义,古代人也衍生出相面,相术,命名这类靠观察各人相貌,寓言命运好坏的法术。
随着文字表达含义的变化。相,慢慢的由观察了解,进一步引申成了选择的含义。
三国演义第56回就有:
良禽相木而息,贤臣择主而事。
意思是好的禽鸟选择树木来筑巢,贤明的大臣要选择好的君主来共事。
同时相也有了辅佐的含义,古代身居高位大臣会说叫宰相、首相。
从观察而由此,再次引申成了模仿的含义。传统曲艺中的相声的相,就是模仿的意思。俗话说出洋相也是闹笑话,出丑。
同时“相”作为动作,表示了“目”(即人)与“木”之间的相互关系。段玉裁在注释《说文解字》中就标注:
“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相交接皆曰相。”
如《庄子·大宗师》: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其意思是:四人彼此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心里感到很舒坦,于是一起结为朋友。句中的前一个“相”就是互相xiāng的意思。
●都很“像”,怎么分?●
想要区分三个字不同的用法,可以用几个要点记住:
三个字都有外观形态样子的含义,但所指代的范围却不相同。
象,多指自然界人和物的形态样子,却没有一个固定清晰的图形。
(每个人内心中只属于自己的一种感觉)
不能被清晰定义下来,没有固定形状的就可以用“象”,现象,形象,印象,景象,气象和天象。
你能清晰表述具象是什么一种图形吗?某个社会现象,是没有固定图样的的事物,这时候就不能用像字。
像,可以是模仿,比较,模拟的方法制成的人和物的外形。
也包括光线经过反射折射,形成相同的镜像。有固定的,可以被看到的图形状态。
(能够记录下来,被人眼捕捉到的具体图像)
如同画像,雕像,图像,音像,摄像,录像。在大脑中能清晰显现出来的图样就是想像。
“像”和“象”最大的区别它可以做成动词,和……一样。好像是……,这时候就不会写成象。
相,作为名词使用多和人的容貌相关。常用的有照相,相片,相机,相貌等等。
形容人的外在形象,如站相,苦相,可怜相,凶相……都不会用像或象。
而相和象最大的不同,相,还更强调事物内在的联系,比如真相就是指事物内容的真实情况。
常用的现象,表象,假象,指的是外部的状况。
要认识汉字的精髓,不止是合理正确的使用,还在于了解到每个字演变发展的过程来源。
认字多不代表没错字,但认清楚就不怕字被乱用。
大象无形,认字有心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美好的经验。
且行且努力,一起加油哦!
关于识字的林林总总
有的汉字长得像,可不一定出自同款。(啇和商)
什么字里有三横?易错字这么学就才不会忘。
汉字也分户口,认亲之后更好记。
拔和拨差的不是一笔。
偏旁部首怎么分,老师没教,不代表不重要!
“皮”一下很开心,认字快一倍。
改善孩子的错别字,不止有生字抄写
课本只要求分清两个字,凑齐七个效率高。
神不冷就不加衣服,会认字才不会写错字。
亻单人旁加一撇变成彳双人旁?别教错了
解决错别字的最好途径(语文的基础能力)
学前认字上千够了吗?这才只是语文第一步。
语文力怎么培养?幼升小认字难关一步解决。
从小就这么学,哪用担心孩子识字量。
什么方法让一年级学生快速提高识字量?
希望娃认字突飞猛进,有套经典教材居然一直被忽视了
觉得有用点个在看,感激不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