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7月20日,全国第四届国医大师名单出炉,在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中医翘楚中,成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陈绍宏名列其中。他是我省第四位获此殊荣的中医大师,也是全省首位中医急诊界国医大师。
说起中医,人们常会想到治慢病、治未病,但中医在治疗危急重症上的作用,却少有人知晓。从医55年的陈绍宏把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中医应对危急重症治疗的传承与创新上。他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中医急诊管理新模式,在他的传承创新下,运用中医药救治的危急重症患者数以万计,他创新研发的中风醒脑液,大幅度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为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取得重大突破。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作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防控专家组首席中医专家,指导制定出了共9版四川中医药防疫指南,为疫情防控贡献出一份中医力量。
“中医药博大精深,我在其中只是做了一些工作,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路还很长,我会将自己的经验传承下去,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大发展,造福患者。”这是陈绍宏的心愿和努力方向。
A选择
中学毕业,四个志愿都选择了成都中医学院
与中医结下终身之缘,将一辈子奉献给中医药,始于陈绍宏少年时的家庭变故。在他10多岁时,母亲因肝癌病逝。他便立志学医,以弥补母亲过早离世的遗憾。
年,成绩优异的陈绍宏即将中学毕业,一心想着学中医的陈绍宏,在5个志愿中把前4个都填上了成都中医学院。也正是这份对医学纯粹的热爱与赤诚,这股认准了就不回头的精神,使他后来在漫漫医路上脚步坚定而扎实。
入学后的陈绍宏一头扎进中医药学习里。“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医院临床实习时的经历。”陈绍宏在射洪县实习时,师从知名的中医专家谢湘泉。看着老师每天对患者开出的几十个方子,都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也几乎都是他在课堂上没学过的,这让自认为学习成绩不错的陈绍宏深感震撼,也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自己原来所学的知识极其有限,必须进一步脚踏实地充实自己的中医基本功。从此,他每天清晨坚持背诵中医经典理论和古代名方,在那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就背诵了《伤寒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和多个经典名方。“这些实习经历让我终生受益匪浅。”陈绍宏说,“学到的不仅有谢老师运用经典名方治疗疑难重症的宝贵经验,更有老师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
6年的学校生活结束了,陈绍宏与同学们都面临着毕业分配。陈绍宏主动选择了前往甘孜州,被分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而这一待就是10年。在雪域高原工作了10年,他也与爱人两地分居了10年。高原生活虽然十分单调,但他始终没有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少数民族同胞服务,并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这段艰苦的经历中,他进一步系统地总结了中医经典的内涵,并从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B学科
带头建立中医急诊管理体系
在中医界,儿科、骨科、妇科等通常比较“热”,而在急诊尤其是对危急重症的治疗上却有些“冷”。陈绍宏偏偏与这个“冷”较上了劲。
“过去,医院的急诊都像是一个‘摆设’,白天没人来,晚上就关上门。”陈绍宏说,那个年代的成都中医附院也是一样。
转变始自年,医院按照国家要求,决定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急诊科,这时已调回成都、在成都中医附院内科工作多年的陈绍宏受命担任新成立的中医急诊科首任主任。对他来说,在机制上中医急诊管理没有先例可借鉴,在业务上中医急诊治疗也没有规范的体系,在人员上院内医护人员都不愿来,陈绍宏面临巨大挑战。
凭借着在中医药方面深厚的基础和多年中西医结合临床的经验,医院作出承诺,医院中医急诊的局面,建立起一支中医急诊队伍,争取用纯中药方法治疗一到两个急症病种。自此,他着手制定出中医急诊科的管理规范,对急诊内科医护人员定编定员,外科医生半年轮换,急诊观察采用病房管理制……这些管理制度有些至今仍被延用。
“在急诊领域,西医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中医并非无所作为。”陈绍宏认为,如果合理有效运用中西医各自优势,中医药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上必定大有可为。
医院首个急诊科,自成立后迅速进入了规范化运行中,陈绍宏一边完善着中医急诊制度,一边运用自己的所学不断创新着中医在危急重症的治疗方案和处方。
至今陈绍宏还清晰记得,年5月的一天,医院转来一位复合型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因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而病人又坚持不做手术,自动出院来我院急诊科求治,当时在未用升压药的情况下,血压都测不出来了。病情十分危急,在万般无奈下,陈绍宏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用纯中医进行治疗,他根据“有形之血不可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理论,开出了甘草人参汤(甘草60克、人参30克),每剂熬制ml频服,仅2个多小时后患者血压即开始回升,连续频服3天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人开始进食流质饮食,逐步恢复健康。随着急诊科运用中医药治疗危急重症的成效显著,前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
不久前,34岁的赵刚(化名)医院看望陈绍宏,“没有陈老就没有我的新生命。”赵刚说。时间退回到年,一位已有4个月身孕的37岁女士因支气管扩张引起大咯血,患者和医院,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如果手术治疗,孩子就保不住,如果不手术,大人就有生命危险。全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陈绍宏。患者送来时的血色素仅4克,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面对没有先例这一难题,陈绍宏凭借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和敢为人先的过人胆识,根据患者的发病机理,开出一个经典名方,当天即控制了大咯血,仅过了两天,患者止住了咯血,1周痊愈出院,5个月后生下了8斤重的宝宝,这就是赵刚。
C创新
开拓脑中风中医药治疗新方法
十年磨一剑。陈绍宏首创的“中风醒脑液”从雏形到成药也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
在急诊患者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最为常见的,而脑中风又是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病种。对于陈绍宏来说,中医药有没有办法治疗脑中风,自然成为他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由于自发性脑出血多发生于中老年,陈绍宏根据《*帝内经》相关经典理论,提出了脑中风的基本病机为“元气亏虚为本,气虚生瘀、血瘀生痰、痰郁化火、火极生风”,并制定了“复元醒脑、逐瘀化痰、泄热熄风”的治法。陈绍宏认为,脑血管意外发生后,包括急性脑出血和脑梗塞,治疗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细胞的生物活性,才能减少患者致死和致残的可能性。
早在年,医院急诊科接诊一位昏迷的急性脑出血患者,陈绍宏运用自己创新的中风理论,开出中药处方,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奇迹般恢复了健康,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个成功的病案让陈绍宏萌生了啃下急性脑出血这块“硬骨头”的念头。
在年,陈绍宏制定了中风醒脑液处方,其疗效在20多年的临床验证中得到了肯定,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应用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中、重型急性脑出血患者例,总有效率为82.40%。其出血性中风诊疗方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在全国33家单位验证,结果显示能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为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开拓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更难能可贵的是,陈绍宏集55年临床经验,总结制定了治疗冠心病、颈动脉斑块、血管神经性头痛、带状疱疹等60多个专病专方,疗效显著,上述处方不仅在成都中医附院中医经典门诊普遍使用,还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深受广大病患欢迎。
D传授
年过八旬仍坚持每周4个半天门诊
平时,陈绍宏几乎每天上午7医院的门诊部看门诊。尽管已经年过八旬,但每周4个半天的门诊是他必不可少的安排。此外,他还有半天要给学生讲课,传授自己的经验,解答学生的疑问。“我的身体还好,应该把所学的东西服务患者,把经验传给后辈。”陈绍宏告诉记者。
在生活中,陈绍宏是个非常低调的人,更多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和与弟子们的交流上。从医55年,陈绍宏弟子遍及全国各地,不少弟医院的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
中医讲究师带徒,陈绍宏对弟子要求很严厉。“凡事从大局出发,从长远考虑,这是陈老的口头禅。”陈绍宏的弟子,成医院急诊科主任卢云告诉记者,他的博士毕业论文,陈绍宏让他反复修改了19次,才让通过。在需要手写病历的那些年,作为住院医师,卢云在管床期间,常常因为一句话、一个字,都要反复书写10多遍,直到陈老满意为止。这种从严治学,从严带教,让卢云迅速成长为省内新一代中医急诊的领*人物。
成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金伟也是陈老的弟子之一,“能跟师陈老是我从医的荣幸,在陈老身上不仅学到了治疗的技术,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金伟还记得,年4月,他作为中国援埃塞俄比亚抗疫医疗专家组的成员之一参与到海外抗疫援助工作中。刚到埃塞俄比亚的当天晚上,他便接到了陈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