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长沙报道通讯员朱文青秦璐
长沙虽已进入秋季,但大家都不会忘记,长沙的这个夏天,曾因“德尔塔”病*到来按下“暂停键”,五一广场、坡子街、橘子洲头一度变得空旷冷清,而医院的核酸检测点却一直人潮拥挤。医院发热门诊全科室从7月进入紧急抗疫状态,因发热门诊人员不足,全院各科室医护积极报名参与到抗疫一线,组成了温暖、团结的“抗疫大家庭”,同时见证了无数的感人故事……
院*委高度重视,各部门积极联动协助
此次疫情防控,院*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并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会议,严格压实防控责任,规范执行防控措施,坚决守好防控底线,全力保护就诊群众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委书记肖玉坤、院长冯永多次到门急诊、发热门诊、各个核酸采集点查看并提出整改意见;医务科副科长王上元、护理部主任谭创现场调度,划定核酸采集点的区域范围,紧急调配人员支援发热门诊;总务科负责运送物资、紧急搭建新增核酸采集点、制定清晰的路标、指示牌、分诊路线,为候诊市民搭建遮阳帐篷;信息科调试电脑设备,完善信息系统,为红码、*码、绿码多个核酸采集点的信息传送提供技术支持。
去年带医院医院科护士长冯雁负责发热门诊分诊区调度工作,门急诊科护士长谢小辉负责新开两处核酸采集点的调度工作,保卫科人员24小时无间断轮班值守引导人群分流,维持秩序。从清晨蓝天到艳阳高照,从万家灯火到深夜宁静,医院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从未停歇,大家都默默地坚守于自己的岗位。
夫妻奋战抗疫一线,孩子一个月未见父母
自7月21日接到紧急通知,南京禄口机场出现阳性病例后,紧接着全国多地出现疫情,湖南也未能幸免。发热门诊科室负责人郭皓宇主任,为求工作方便,医院附近的酒店里,每天二点一线,从早上至半夜始终工作在门诊一线。发热门诊的护士苏婷介绍,郭皓宇主任的爱人医院大内科护士长,前段时间带队支援张家界,夫妻二人都在抗疫一线,留下8岁多的小孩在家由外婆照顾。每次孩子打电话问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夫妻二人只能笑着说“快了、快了……”
随着长沙市“第一例”确诊病例出现后,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由多,增加到、、0、……,工作压力剧增。每当医护岗位人手不够时,郭皓宇主任立即顶上,成了哪里不够顶哪里的“救火员”。连续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大家都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他却一直笑着说“没关系,我能扛得住”。让苏婷印象最深的是8月初的一天夜班,因为*码人群骤增,郭皓宇主任及值班医生2人零点以后看诊人数高达人/小时,工作持续到凌晨3点左右人数开始慢慢减少,直到看完最后一名病患,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酒店。
发热门诊护士长李凤华介绍,发热门诊就诊患者,除了红码、*码以及有十大新冠症状的绿码患者,还有不少合并基础疾病、病情较复杂的患者,均需先做核酸检测排除新冠,并开具证明才能前往门急诊就诊。郭皓宇主任为确保患者安全,针对特殊人群制定应急预案措施,在医务部的协调下多学科共管,始终遵循“病人安全永远是第一”的原则,时时根据*策和制度调整防控措施,同时要求值班人员遇到特殊人群的管理、危重病人的诊治等不确定情况时,一定要给他打电话。“不管多晚,打电话给郭皓宇主任,他总能条理清晰的将问题快速解决,不耽误患者诊治。大家都说有主任在,发热门诊就像有了一座山可以依靠。”
疫情稳定后,她悄悄去接受了手术
马金铃是发热门诊的一名95后年轻女医生,医院,一直在发热门诊工作。自7月疫情以来,她作为年轻医生,一直坚守在一线,面对每天高达12小时的甚至更长的轮班、加班她从不叫累,这个能吃苦,外表看上去大大咧咧,却特别会关心人的女孩就是大家都喜欢的“开心果”。
前来发热门诊支援的肿瘤科护士刘津回忆,8月初的一天,有位换岗的女医生进来,大家互不相识,也没时间打招呼,各自忙着手上的事。一次,她看到接诊窗口排在前面的一位大叔正着急地上下掏着口袋,只见他跟换岗的这位女医生说:“我第一次来,不知道要多少钱,身上只带了十几块现金。”
医生问道:“您手机里有没有钱?”他摇摇头。
大叔一脸焦急的说:“那怎么办,我第一次来也不知道,工地在南站过去那边,坐公交来回都要2小时左右,再过来排队就晚上了。我一个人来的,已经排了3个多小时的队,今天工地就要核酸结果,不然就不能开工。”这位女医生便说:“那我帮您垫了吧,先做了再说,您24小时候后记得还得过来做一次。”女医生根本没谈还钱的事。
大叔连忙道:“谢谢,谢谢你了。”旁边排队的市民都为这位年轻的女医生点赞。下班后刘津问护士长才知道这位女医生名叫马金铃。
而让刘津没想到的是,不久前,马金铃体检被查出“甲状腺Ca”,还没来得及手术,多地突然出现疫情,发热门诊一下子忙碌起来。她将手术计划搁在一边,全心投入到工作中,除了正常轮班,还经常加班、填补岗位空缺。院领导、医务科、科室主任、护士长得知她的病情后反复劝她先住院接受手术,这个执拗的姑娘却说:“我自己是医生,我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等疫情平稳了,人员没那么紧张了我再去住院。”
这一忙就忙到了8月下旬。那天,马金铃一个人悄悄的去住院接受了手术。大家去看望她时,这个坚强的姑娘还笑着让大家不要担心,她恢复好了就能归队了。
暖男“张哥”,给同事带去关爱
张成国医生今年46岁,是发热门诊年龄最大的一位医生。虽然资历老、年龄大,由于发热门诊除了主任,下面一共只有三位医生,所以他一直和年轻医生一样轮班,在同事们的眼中,他是一个温暖的兄长,大家都乐于亲切的叫他一声“张哥”。
7月30日,轮到张成国值夜班,早上八点下班时,因就诊人数太多,临时需要增加一个诊室,他二话不说,马上来到新增的诊室开始工作,从早上8点持续工作到下午3点左右,这才回家休息。
28岁的年轻医生徐涛,她身体一直很瘦弱,一米六几的身高不到一百斤,在8月初最忙的那几天就诊人数达到多,她几次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的症状却一直坚守岗位,后面实在扛不住了才找到护士长李凤华说:“护士长,我觉得我要倒了,怎么办?外面还有那么多排队的患者……”李凤华一看,徐涛面色苍白,浑身湿冷,连嘴唇都没有血色,连忙要她脱下防护服休息一下,喝下一大杯热水后,徐涛才感觉好一点,正要回到自己的岗位,却发现“张哥”已经替她顶上了,一边登记还不忘嘱咐她好好休息。
过了几天徐涛依然有恶心、想吐、乏力等症状,检查后发现自己是怀孕了。结婚两年好不容易才备孕成功,家人满心欢喜,都劝她休假调养一下身体,她却放心不下科里,继续坚持上班,这中间有好几次身体不舒服,都是张成国医生帮她顶班,“张医生真的就像我们的大哥,太有爱了!”说到张医生,徐涛满是感激。
男医生靠成人尿不湿撑完夜班
医院三病室前来支援发热门诊的一名男医生,8月7日,轮到他值夜班,由于就诊人数多、天气热,没多久他就出现了头晕、胃肠道不适感,然后开始腹泻,吴医生跟同班的医生交代了几句,立即冲到急诊室,让急诊医生开了止泻药,服药后他又迅速返回了发热门诊,为了能顺利上完班,这次他在穿防护服之前,穿戴了一件特殊的装备——成人尿不湿,坚持把夜班值完。之后同事问起穿尿不湿的感觉时,他笑着说:“幸亏以前带孩子时经常给孩子换尿不湿,已经很有经验了,穿上除了热,没啥感觉。”
一个月未回家,被女儿大呼“妈妈是个大骗子”
36岁的胡晓娜是全科医学科的一名护士,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去年2月21日,我院13名医护人员随湖南省支援武汉第五批医疗医院开展工作,胡晓娜就是其中一员。医院累计工作43天后,胡晓娜随医疗队一起回到长沙。当时她的小女儿才2岁,在看到原本一头长发的妈妈剪了短发回家后,竟然不认识妈妈了,让胡晓娜又心酸又好笑。
今年8月初,得知发热门诊急需人员支援后,胡晓娜马上报名支援。还没等到护士长通知来上班,她就急着从家里出发想早点赶到科室。当时已经3岁的小女儿不像去年那样容易“糊弄”了,抱着妈妈的脖子挂在妈妈身上,怎么都不让妈妈离开。于是,胡晓娜和女儿做了一个“一分钟的约定”:“妈妈保证只离开一分钟,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做完就马上回来好不好?”小女儿看着妈妈郑重的样子,答应了,结果,胡晓娜一走将近一个月,直到8月底还未回过一次家。第一次和女儿接通视频电话,女儿对着胡晓娜大喊:“妈妈说话不算数,妈妈是个大骗子!”说着说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可怜兮兮地问“妈妈,我好想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
见此情景,胡晓娜心里也难受,但是那个时候是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最多的时候,同事们都忙得没时间喝水,没时间吃饭,甚至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时也没有请假,喝杯水,休息一会接着上。让胡晓娜印象最深刻的是8月6日那天,就诊人数达到多,“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科室,很多人互不相识,但大家拧成一股绳,谁也不叫累、不叫热。大家在一起并肩作战,像姐妹,更像战友。”胡晓娜笑着说。
同心协力,攻克时坚
从7月底至今,这20多天共计有21名护士前来支援发热门诊。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吕林梅是其中一员,她感慨地说:虽然因防疫原因,工作量骤增,但是所有工作却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这同心协力,攻克时坚的战疫中有许多瘦弱的身影,默默无闻而又美丽坚韧,她们展现给我的形象,身上散发的正能量,让我对战胜这场疫情充满信心。
李凤华护士长是科里的领头羊,准备物品、协调人员、落实上级指示,她瘦弱的身躯却藏着无尽的能量。事无巨细,所有的事情她都会去操心,大到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与各部门之间的衔接,留观患者的就餐问题、心理问题,病房消*落实的情况,物资的储备情况,医护的伙食情况,小到一支笔、一台风扇、打印机故障等等。由于长时间的沟通协调,她的声音早已沙哑,但是面对患者与同事,她总是一副能量满满的样子,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头。每当夜深的时候她还守在办公室,总结每天的工作情况,梳理工作流程,找出存在问题,注意各类事项。家人为了让她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将年仅4岁的小孩接回了邵阳老家,连续十几天的轮轴转让她顾不上孩子,只能趁吃饭的时候,给家里人拨通视频,用嘶哑的声音说:“崽崽,对不起,妈妈好多天没有见到你了,但是现在有许多人需要妈妈帮助,你会支持妈妈的对不对?”在旁的同事听了,无不眼眶湿润。
护士吴涛被大家称为“兔子姐姐”,温柔、耐心而坚韧,对于初来科室支援不熟悉的同事,吴涛都会给予鼓励和指导,一句“没关系”,“我来教你”,让大家很快消除紧张心理。7月29日,广州出现疫情,中午11:00左右突然来了多名从广州乘坐高铁回长沙健康码为*码的需要检测的市民。接到通知得知科室急需人员马上到岗,才下夜班回到家医院,一直忙碌到下午3点多才回家休息,第医院接替下夜班的同事。护士杨知像是科里的“小蜜蜂”,穿梭在科室,仔细检查各个工作环节,为下一班工作做好准备,细心交代病人注意事项,她的细致使得大家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苏婷是发热门诊最年轻的一位95后护士,她虽然年轻,但是做事非常果断,很有主见,思维活跃,且特别用心,科里陆续来了21名前来支援的同事,她积极协助护士长做好人员统计、安排、信息传达,并担任小组长对每天的工作进行梳理、统计。
前来支援的护士当中,除了曾参与驰援武汉的胡晓娜,还有参与驰援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肖樱、刘津、唐贵红、申银屏、*娜、唐晴,她们都有过在一线抗疫的经验,因此被大家称为科里的“老鹰”,她们用敏锐的眼睛,每天仔细观察发热门诊的各项工作和操作流程,指导大家穿脱防护服,有不足之处便马上加以讲解和纠正,有了她们的加持,让发热门诊的工作更安全,流程更简化,操作更规范。
尾声:期待脱下防护服,一起去看麓山红叶
在无数医护人员和各行各业人员的同心协力下,湖南疫情控制平稳,已经连续多日无新增病例。此时,长沙也已进入秋天,继续坚守在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终于感觉到了一丝凉爽,“长沙的繁华有我们守护,等到疫情防控再次进入常态化工作时,希望坚守疫情防控的小伙伴们都能脱下防护服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去看麓山红叶,领略长沙的秋天之美。”